跳至正文

粽子的来历和意义(粽子的来历和意义英文)

过年包粽子“`粽子是怎么来的呢?有什么寓意呢?

过年包粽子```粽子是怎么来的呢?有什么寓意呢?

【简介】

 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,古称“角黍”,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,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。

-【历史记载】 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,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。“粽”字本作“糉”,《说文新附•米部》谓“糉,芦叶裹米也。从米,葼声。”《说文•夂》:“葼,敛足也。”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。《集韵•送韵》:“糉,角黍也。或作粽。”

  粽子又名“角黍”,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五,方伯协极。享用角黍,龟鳞顺德。注云:端,始也,谓五月初五也。四仲为方伯。俗重五月五日,与夏至同。●(同 “鸭”),春孚雏,到夏至月,皆任啖也。先此二节一日,又以菰叶裹黏米,杂以粟,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,二节日所尚啖也。……裹黏米一名‘糉’,一名‘角黍’,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。”

  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,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,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,所以称“角黍”或“粽”。

  明清以后,粽子多用糯米包裹,这时就不叫角黍,而称粽子了。

【民间传说】

  从南北朝以后,民间开始有粽子,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。

  南朝梁的吴均(467—520)在《续齐谐记》中写道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,楚人哀之。每至此日,竹筒贮米,投水祭之。汉建武中,长沙欧回,白日忽见一人,自称三闾大夫,谓曰:‘君当见祭,甚善 。但常所遗,苦蛟龙所窃。今若有惠,可以楝树叶塞其上,以五彩丝缚之。此二物,蛟龙所惮也。’回依其言。世人作粽,并带五色丝及楝叶,皆汨罗之遗风也。”

  另外的说法是,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,于是裹了粽子,投入江中喂鱼。

 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,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,而被广为传颂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。

 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:“彩缕碧筠糭,香粳白玉团。”

 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:“疏疏数点黄梅雨。殊方又逢重午。角黍包金,菖蒲泛玉,风物依然荆楚。衫裁艾虎。更钗袅朱符,臂缠红缕。扑粉香绵,唤风绫扇小窗午。”

【粽子趣闻】

历史最悠久的粽子:西安的蜂蜜凉粽子,载于唐韦巨源《食谱》。特点是只用糯米,无馅,煮熟后晾凉,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,浇以蜂蜜与黄桂酱――白糖腌桂花酱。

最大的粽子(正常食用):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,每只重约两斤,以肥猪肉、绿豆为馅,清香、软糯、甘润、膏腴不腻。

最大的粽子(吉尼斯纪录):

  在2000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、广西(南宁)旅游美食节期间,南宁明园新都酒店的厨师烹制而成的一只巨粽,长3米,宽2.1米,高 1.2米,蒸煮熟后达2000多公斤,打破了浙江粽王的纪录,成为新的吉尼斯世界粽王。该粽王共用了 20多口大缸、550公斤糯米、150公斤的五花肉、500公斤绿豆、150公斤板栗、10公斤虾米、10公斤冬菇和 7. 5公斤粽酱,连包带煮共花 6天时间。此外,为煮这只巨粽,南宁化工集团机械厂特制了一口长 3 .5米、宽 2.6米的巨锅。共有 3000多人品尝了这只粽子。

最小的粽子:在上海城隍庙,绿波廊、湖心亭两处皆有。长约寸许,形如枕头,火腿为馅,小巧清鲜;湖心亭以为茶食,甚妙。

【粽子流派及名产】

  北方的粽子,多是简单白米,或者杂以赤豆、枣子,蘸白糖食用。

  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,做法也复杂,尤其是馅,变化多端。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,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,多预先用酱油浸渍,与肉馅相蒸,香味扑鼻。

  国内的粽子,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。嘉兴粽子早在清代,就享有盛誉。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:

  “竹叶粽”:“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,尖有如生切菱角。”

  “艾香粽”:“糯米淘净,夹枣、栗、绿豆,以艾叶浸米裹,入锅煮。”

  “薄荷香粽”:“薄荷水浸米先蒸软,拌洋糖,用箬裹作小粽,再煮。”

  “豆沙粽”:“豆沙、糖、脂油丁包小粽煮。”

  “莲子粽”:“去皮心,拌洋糖,包小粽。”

  “松仁粽”:“去皮包小粽”

  “火腿粽”:“入火腿块包粽,火腿要金华者,精肥适均。又,肉丁包粽亦可。”

  嘉兴粽子中,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。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,用筷子分夹四块,块块见肉,芬芳和润,酥烂嫩鲜,肥糯不腻。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,以豆沙、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,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――红小豆煮烂去壳,再加糖、熟猪油、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,这种豆沙吃口香、润、细、滑。

  在江南一带,端午节颇见隆重,这种带有浓烈民俗气息的节日,也是形形色色的粽类食品上市畅销之时。犹记笔者幼时,逢此节日,祖母会在我的颈脖上挂一串极可把玩的微型粽子,那碧绿的粽叶和隐隐透出的清香,却是小伙伴们相聚时的快乐话题。渐长,才知粽子好吃不为无因,原来,江南一带的粽子分广式和苏式两种,竟如月饼的分类一样。广式,乃椰蓉粽、莲蓉粽、烧鸭粽、猪油豆沙粽、叉烧蛋黄粽等。苏式,则有白米粽、赤豆粽、鲜肉粽、火腿粽等。后来,我去过以出产粽子闻名的嘉兴,才知此地的肉粽子果然不凡,其香糯和鲜美,至今尚无可与之相比的粽类。

  二十多年前游广东的韶关,见到所产的巨粽,可谓眼饱。那呈方形的大粽子,只要吃一只,包你捧肚叫饱,不过论滋味,仍属平常。

  老一辈人说,包粽的粽箬很有讲究,那是一种专门栽种的青芦叶或特见宽长的竹箬,以之裹粽而煮,便可令之清香和不易变馊。

  作为传统食品,今日各地所产之粽可以四季供应不绝,即如上述的嘉兴肉粽,今日凡游嘉兴的中外游人,均知尝新而另买几串携归。在本港,一些专售江南食品的店家,也是一年四季均有供应自制的咸肉火腿粽或鲜肉粽,不过,论滋味,自然无法与嘉兴当地所产者一较也。

粽子的来源?

粽子的来源?

粽子的来源: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难后,为了尸首不被鱼虾吃掉,人们就用苇叶包起饭团,投入江水.这个习俗就成了包粽子

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《风士记》云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。”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《续齐偕记》中说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,楚人哀之,遂以竹筒贮米,投水祭之。”于是以讹传讹,相沿成俗。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。

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,它的起源说法很多。最让人信服的是“包烹”之说,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,为了适口,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,这虽不叫粽子,却已有粽子的雏形。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,进入石烹时代,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,坑中垫兽皮,再注水其中,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,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,直至成熟,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。

粽子的出现如本文开头所说,但一说用于祭祖;又说为了纪念屈原殉难,两说都有道理。

端午节粽子的起源是什麽?

端午节粽子的起源是什麽?

偶然翻读《本草纲目》,有“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,如棕榈叶之形,故曰粽”的记载,

 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《风士记》云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。”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《续齐偕记》中说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,楚人哀之,遂以竹筒贮米,投水祭之。”于是以讹传讹,相沿成俗。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。

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,它的起源说法很多。最让人信服的是“包烹”之说,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,为了适口,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,这虽不叫粽子,却已有粽子的雏形。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,进入石烹时代,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,坑中垫兽皮,再注水其中,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,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,直至成熟,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。

粽子的出现如本文开头所说,但一说用于祭祖;又说为了纪念屈原殉难,两说都有道理。

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以及它的传说?

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。端是“开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称为端五。农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因此称五月为午月,“五”与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为阳数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、中天等。从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”,以纪念屈原。至于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,则据说是为了压邪。尽管端午节年年过,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,却不甚清楚,归纳起来,大致有以下诸说。

一,纪念屈原说。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《续齐谐记》和北周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的记载。据说,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,死后为蛟龙所困,世人哀之,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,以驱蚊龙。又传,屈原投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,千直行至洞庭湖,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那时,恰逢雨天,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。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,再次冒雨出动,争…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。端是“开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称为端五。农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因此称五月为午月,“五”与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为阳数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、中天等。从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”,以纪念屈原。至于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,则据说是为了压邪。尽管端午节年年过,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,却不甚清楚,归纳起来,大致有以下诸说。

一,纪念屈原说。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《续齐谐记》和北周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的记载。据说,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,死后为蛟龙所困,世人哀之,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,以驱蚊龙。又传,屈原投汨罗江后,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,千直行至洞庭湖,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那时,恰逢雨天,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。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,再次冒雨出动,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。为了寄托哀思,人们荡舟江河之上,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。‘看来,端午节吃粽子、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,有唐代文秀《端午》诗为证: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

二,迎涛神说。此说出自东汉《曹娥碑》。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,化为涛神,世人哀而祭之,故有端午节。

三,龙的节日说。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《端午考》、和《端午的历史教育》。他认为,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“龙”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。其主要理由是;(一)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,都与龙相关。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,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。(二)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,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“以像龙子”的习俗。(三)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“五彩丝系臂”的民间风俗,这应当是“像龙子”的纹身习俗的遗迹。

四,恶日说。在先秦时代,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,五日是恶日。《吕氏春秋》中《仲夏记》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、斋戒。《夏小正》中记:“此日蓄药,以蠲除毒气。”《大戴礼》中记,“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”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。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,在五月五日出生。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,认为“五月子者,长于户齐,将不利其父母。”《风俗通》佚文,“俗说五月五日生子,男害父,女害母”。《论衡》的作者王充也记述:“讳举正月、五月子;以正月、五月子杀父与母,不得举也。”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,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“镇恶”。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,从小寄养在宫外。可见,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,是普遍现象。可见从先秦以后,此日均为不吉之日。这样,在此日插菖蒲、艾叶以驱鬼,薰苍术、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,就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五,夏至说。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《“端午”始源又一说》和《中国传统节日趣谈》中,提出三个主要理由:(一)权威性的岁时著作《荆楚岁时记》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,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。至于竟渡,隋代杜台卿所作的《玉烛宝典》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,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。(二)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,如“踏百草”、“斗百草”、“采杂药”等,实际上与屈原无关。(三)岁时风物华纪丽》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:“日叶正阳,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,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。兑纷出,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。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,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。

粽子的由来是什么?我想知道!

端午节的由来: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说法甚多,诸如:纪念屈原说;纪念伍子胥说 ;纪念曹娥说;起于三代夏至节说;恶月恶日驱避说,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.以上各说,各本其源.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《端午考》和《端午的历史教育》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,端午的起源,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,比屈原更早.但千百年来,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,已广泛深入人心,故人们“惜而哀之,世论其辞,以相传焉”,因此,纪念屈原之说,影响最广最深,占据主流地位.在民俗文化领域,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,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.

简洁写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来源与意义 25字左右

(来源:)屈原投江,人恐饥鱼食其尸身,遂投粽以填鱼腹,(意义:)后演变为纪念屈原之端午

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?

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.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,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,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.但近代学者的研究证明,端午节的许多活动早在屈原以前就存在了,据宋高承《事物纪源》记载,端午源于春秋时期.越王勾践为了操练水兵而划龙舟,这说明端午节起源较早.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龙图腾的祭祀节日,或来源于夏至,或起源于恶日,还有的说是为了祭祀先祖.类似传说五花八门.端午节的起源可能是为了祭祀水神或龙神而举行的祀神仪式,后来各地又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,对端午节起源作了自己的解释,其中纪念屈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..

粽子的来历

五月初五,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-端午节。

这个节日,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。每一年的这一天,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,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,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。

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。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。有人说,这一个节日在古代,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。

根据文献上的记载,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,五月被视为“毒月”、“恶月”,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,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、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、喝雄黄酒、祭五瘟使者等。

后来的后来,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。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,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,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,联系到他的身上

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?

农历五月初五,俗称“端午节”。端是“开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称为端五。农历以地支纪月,正月建寅,二月为卯,顺次至五月为午,因此称五月为午月,“五”与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为阳数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阳、中天等。从史籍上看,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。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: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。据说,吃粽子和赛龙舟,是为了纪念屈原,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“诗人节”,以纪念屈原。至于挂菖蒲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,则据说是为了压邪。尽管端午节年年过,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,却不甚清楚,归纳起来,大致有以下诸说。

一,纪念屈原

二,迎涛神

三,龙的节日

四,恶日

五,夏至

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

端午节的由来   端午节,又称为五五节,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,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,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。  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,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,但是由於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,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。由於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,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。   由于对屈原的爱戴,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,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,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。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,但是他们的行为,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,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著。   风俗习惯  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,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著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。这项活动的灵感是来自於当时汨罗江畔的居民,在江中划船救屈原,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。   在端午节时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,粽子是以米包著肉、花生、蛋黄及其他材料,再以竹叶包裹。而粽子的传统则来由於汨罗江边的渔夫,将米丢入江中平息江中的蛟龙,希望他们不要将屈原吃掉。   农历的五月,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,对中国人而言,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。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,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。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-艾草挂在门口,作为保护之用,而人们也会挂带香包,它是以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所做成,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。